培训动态 +MORE
证书查询 +MORE
申报姓名:
身份证号:
 
政策法规 +MORE
国家应急管理部 | 注册安全工程...
住建部GB55034-2022强...
住建厅:11月1日起,全面推行施...
住建部刚刚发文:房屋市政工程拟禁...
住建部:简化执业资格认定申报材料...
注册人员由二级改为一级!住建部发...
住建部新政:不再强制建筑企业与农...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建路培 > 行业新闻
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广西贺州搭出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来自本站    日期:2018-12-21    浏览量:1398      

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广西贺州搭出产业发展新动能


没有横七竖八的手脚架,没有来回穿梭的“泥头车”,也没有堆得杂乱无章的钢筋水泥和红砖。12月中旬,在广西贺州市城东新区的“桂东广场”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为一幢高20层、总建筑面积为4.18万平方米的楼宇“搭积木”。

这是贺州市首个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装配式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写字楼项目,装配率超过70%。

自古以来,一砖一瓦总是修建房子的固有模式,而装配式建筑刷新了人们对建房子的固有认识。

墙体、楼梯、地板、房顶、阳台、梁柱等以工厂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制成“工业产品”,而建筑现场,只需把这些部件拼装起来。这种全新的装配式建筑方式,不仅节能降耗、节约人力成本,还能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噪音污染。目前,这种装配式建筑方式正在广西贺州市大力推广。

桂东广场项目经理宾福荣介绍,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他们在施工时极少使用砂、石、水泥等材料,从根本上避免了尘土飞扬、废物堆积和噪声等污染问题。

粉尘污染、建筑垃圾、噪音污染……近年来,传统建筑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广西明确将发展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

2016年10月,贺州市被列为自治区级装配式建筑试点城市。此后,贺州市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上就像是一台上满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贺州市先后制定了《贺州市推进建筑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贺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贺州市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贺州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引导产业发展壮大。

贺州市要抢占先机,立足邻近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全力东融,闯出一条具有贺州特色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道路,成为促进贺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贺州市委书记李宏庆说。

贺州市明确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20%,力争达到30% 的目标。到2025年底,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少于40%,力争达到50% 的目标。

目前,在贺州市落地建设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企业有9家,包含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新型墙材、全装修部品部件等各领域。其中,6个产业基地已投产、3个产业基地正在建设中。与此同时,还有200多家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相关企业在贺州市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这些企业涵盖建筑、陶瓷、人造岗石、天然石材、涂料等领域。

“贺州市作为广西装配式建筑推广实践的‘探路者’,经过实践和探索,走过了‘学习、突破、推广、进步’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贺州特色的发展路径,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产业集群效应也已凸显。”贺州市市长林冠说。

发展装配式建筑,就是以技术集成型的规模化工厂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方式,以工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模式,实现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的绿色建造。

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卢成军认为,贺州拥有200多家天然石材、人造岗石和装修建材等一体化装修部品部件企业,在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上有明显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据统计,贺州市目前累计有13个装配式建筑试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其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4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项目8个,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项目1个,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约占本年度新开工建筑面积的16%。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在筹建的贺州市姑婆山小镇路花装配式建筑新村项目拟建装配式统规农民自建房1000多栋,该项目占地面积246.9亩,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责任编辑:刘欣)


   上一篇:山东规模最大装配式安置房项目首栋单体封顶...
   下一篇:国内首家“国家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省揭牌...

   相关新闻
· 生产一度电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 碳排放管理员的工作内容及职业发展前景
·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碳中和的好处哪些?
· 碳市场价格未来会怎样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碳中和的实现吗?
· 碳排放量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 与碳中和有关的名词解释大全
版权所有:北京中建路培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7011804号
联系电话:010-53655366
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南楼 邮编(100835)
网络技术: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