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MORE
证书查询 +MORE
申报姓名:
身份证号:
 
政策法规 +MORE
国家应急管理部 | 注册安全工程...
住建部GB55034-2022强...
住建厅:11月1日起,全面推行施...
住建部刚刚发文:房屋市政工程拟禁...
住建部:简化执业资格认定申报材料...
注册人员由二级改为一级!住建部发...
住建部新政:不再强制建筑企业与农...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建路培 > 行业新闻
叶明:发展装配式建筑需要系统性思维和产业思维
来源:来自本站    日期:2019-09-18    浏览量:1328      

我们必须要牢记一点,发展装配式建筑不单纯是为了建房子,更重要的是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建造方式变革。

装配式建筑所带来的建造革命是一个长期、艰苦、全过程、全方位的发展过程,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更需要建立系统性的产业思维。

在装配式建筑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发展的过程中,目前所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即使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只要勇敢地坚持创新,整个建筑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健康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发展取得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

其一,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来的,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其二,目前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这种重视程度是非常罕见的。

其三,行业的响应程度非常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装配式建筑。

仅中建一家,就已经在全国各地成立了20多个预制构件工厂,几十个项目也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各省的建工集团,一些大型的房地产企业、设计院、建材供应商等也纷纷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之中。

其四,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日趋完善,行业体系化、系统化发展日渐成熟。

实现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本质是由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的转变。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或定义。

狭义上,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是在通常情况下,从建筑技术角度来理解和定义。

广义上,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具有“五化一体”的特征,即在房屋建造全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建造方式。这样理解和定义装配式建筑的内涵会更加丰富,避免陷入到“唯装配”的误区。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整个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这种先进的建造技术,将驱动生产关系的变化,找到一种适合未来工业化发展的生产关系和改变传统粗放建造方式的路径。在装配置建筑发展的初期,一些企业在设计和材料环节用装配式的建造技术,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用传统的分包模式,由此导致项目质量、效率、效益不高,这是因为先进的技术没有使用与其对应的生产方式。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方式,也就是通常说的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

未来的发展要把握两个重点,一个是系统性思维,一个是产业思维。在当前的发展中,这往往是容易忽略的两个层面,很多企业并没有在思维上进行革命性的转变。

系统性思维方面,一是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这不能仅仅停留在资源节约或者环境保护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现代建造文明的发展,比如工匠精神、自律精神如何能够在整个建造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二是要把握住建造方式的工业化,工业化是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产业的现代化。三是建造手段要信息化,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来提升整个行业的素质。四是建造管理要实现集约化,树立以建筑为最终产品的理念,从而实现提质增效。五是基于建筑工业化的建造过程社会化。未来,中国建造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然要形成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

产业思维方面,目前建筑业的转型发展,仍然停留在行业层面。就目前建筑业“放管服”来说,虽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这并不能构成整个建筑业转型发展。也就是说,顶层设计上还没有真正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协同向前走。如果还用原来的行业思维,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责任编辑:卢新玲)

   上一篇:到2025年,深圳新建房子一半以上都是“装配式”!...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发展亟须提升精细化管理程度...

   相关新闻
· 生产一度电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 碳排放管理员的工作内容及职业发展前景
·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碳中和的好处哪些?
· 碳市场价格未来会怎样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碳中和的实现吗?
· 碳排放量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 与碳中和有关的名词解释大全
版权所有:北京中建路培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7011804号
联系电话:010-53655366
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南楼 邮编(100835)
网络技术:北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