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MORE
证书查询 +MORE
申报姓名:
身份证号:
 
政策法规 +MORE
国家应急管理部 | 注册安全工程...
住建部GB55034-2022强...
住建厅:11月1日起,全面推行施...
住建部刚刚发文:房屋市政工程拟禁...
住建部:简化执业资格认定申报材料...
注册人员由二级改为一级!住建部发...
住建部新政:不再强制建筑企业与农...
 
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建路培 > 学术会议
张建平:BIM技术,开拓行业蓝海空间
来源:来自本站    日期:2018-08-03    浏览量:1578      

张建平:BIM技术,开拓行业蓝海空间 



近年来,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项目管理强有力的工具,BIM适用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其价值体现在建设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共享、可预测与可控制,支持设计、施工与管理一体化,并支持行业产业链互通。

在中国首届智能疏浚与信息化技术发展会议上,BIM领域的权威专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建平教授带来《BIM在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中的研究与应用》报告,介绍了BIM技术与其应用,在与会嘉宾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会议期间,记者采访到张建平教授,请她谈谈BIM技术有关的话题。

张建平教授长期从事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在土木工程CAD/CAE,4D-CAD、建设领域信息化、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减灾及智能决策技术、BIM以及建筑生命期管理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张建平教授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BIM技术。她表示,BIM在近十年得到了

广泛的认可与应用,从产品层面上看,即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而从过程层面上看,即建筑信息建模,指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应用和管理过程。可以认为,BIM已不是狭义的模型或建模技术,而是一种新的理念及其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平台和软件等。它的出现引发了建设领域继CAD应用的第二次革命。

张教授表示,BIM来源于制造业的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理念,但与制造业不同,建筑行业最大的特征是产业化结构分散——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有许多独立的参与方,参与方可能不在一个层次,一个地域甚至不在一个国度,从而导致信息分散,格式异构,而且建筑业产品唯一,信息共享更加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更多。据了解,张教授从1991年就开始着手研究BIM,为推动其发展与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建平教授在会议上作报告

可以发现近十年来,BIM在国内发展迅速,张教授从三个层面解析了BIM在国内的发展。

一是政策层面,BIM技术的推动首先离不开政策的驱动。张教授表示,政策方面我国起步并不晚,2009年,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纲要中便提及了BIM技术的发展,2015年,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正式推动BIM的应用。

二是标准层面,BIM应用的基础是标准。张教授介绍说,BIM标准可分为基础标准与应用标准。2012年,我国启动两部国家基础标准,2012、2013年,我国分别启动4部应用标准,2部已经公布。然而,目前我国BIM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但凭借各行各业的努力,标准作为引导性的工作正逐步展开来。

三是应用层面,BIM国外应用比较普遍,我们起步稍晚,但在应用上我们并没有落后。张教授解释说,相比起来,我们比国外拥有更多的大型项目,因此我们遇到的难题更多。目前,国内拥有三大BIM赛事,参与人数逐年飞涨,也反映了BIM技术的普及与深入。

利用BIM对码头基槽开挖及基础情况深化设计

同时,张教授也向记者介绍了BIM发展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工具不配套的问题。”BIM的工具即软件。张教授介绍说,目前的设计软件大多来自国际主流厂商,但是他们本身不配套。例如,在正向设计中很难自动生成模型,因此只好分散使用软件。而管理软件方面,国外软件不仅不配套,而且由于管理理念不同,难以适应国内需求。目前,国内厂商也在逐渐推出适合我们自身的软件,但还需进一步探索。

智能化反映了全球的发展趋势,BIM也不例外。张教授表示,BIM也应与先进的IT技术,大数据,云,互联网等融合,运维基础向着自动化、智能化发展。“BIM在行业里开展研究应用是不可少的,我们与一航三公司展开了长期了合作,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据了解,在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中即应用了BIM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本次会议上,中交一航三公司也通过视频详细地描述了BIM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张教授表示,总体情况上看,水运工程项目对BIM的应用与房建项目相比,无论是从起步、认知度,还是应用范围、应用成熟度等方面,整体相对滞后。但目前发展速度较快,以中国交建为代表的水运企业已经收获了丰硕的BIM应用成果。目前,多处于试点应用阶段,以单项应用为主。部分设计单位可以做到三维协同设计,但是模型不具备交付条件。施工阶段BIM的应用有待推进和提升。

对于疏浚工程中的BIM应用,张教授也给出了她的建议。“一是规划疏浚BIM应用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二是建立疏浚BIM标准体系,编制相应的应用标准;三是突破疏浚BIM应用关键技术,研发实用的BIM应用软件;四是优化工作流程,建立基于BIM的疏浚建设与维护管理模式;五是渐进式发展,按照BIM应用发展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推进。”

如张教授所描绘的,BIM所倡导的高效、绿色、精准等特点也是疏浚行业所极力追求的。面对市场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我们理应顺应世界科技潮流,广泛吸收先进技术经验,走出一条拥有行业特色的创新之路,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上一篇:关于BIM的八大争议,你怎么看?...
   下一篇:浅谈BIM未来发展+最实用的BIM机电应用知识精选 ...

   相关新闻
· 2023宁夏碳排放精准计量研讨会隆重举行
· 专家视点 | 杜祥琬院士:试论碳达峰与碳中和
·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五阶段及35个核心要点!
· 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区别有哪些?
· 施工必看!装配式结构施工及吊装工艺图文详解
· EPC总承包项目各阶段工作内容及文件要求
· BIM咨询全阶段解析
版权所有:北京中建路培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号:京ICP备17011804号
联系电话:010-53655366
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南楼 邮编(100835)
网络技术:北京网站建设